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视窗

【学思践悟】汽车学院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会“寻迹八七会议——红色走读中的历史回响“红色走读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3-24    

    322日,汽车工程学院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会举办“寻迹八七会议:红色走读中的历史回响”主题活动。通过实地探访武汉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沉浸式任务互动与现场感悟分享,汽院学子以脚步丈量历史,在红色地标中感悟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活动伊始,12名学生分为三组,手持“寻迹任务卡”开启会址探秘。在一楼历史陈列馆,同学们通过“紧急会议”主题展区,寻找“最能体现会议紧迫性”的文物。一组学生驻足于《八七会议记录》手稿前,指着“会期仅一天”的记载感叹:“这场会议就像暗夜中的闪电,用最短时间点亮了革命前路。”另一组则聚焦“代表们连夜起草文件”的复刻场景,从泛黄纸张上的潦草字迹中读出危机下的果决。同学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上了二楼复原会场:木质长桌、斑驳油灯、22把旧椅……同学们对照任务卡要求,观察会场布局细节。一名学生发现:“桌椅摆放紧凑,没有主席台,这种平等布局暗含‘民主集中’的决策逻辑。”另一名学生补充:“狭小空间却承载了改写历史的重量,这就是‘方寸之间见乾坤’。”一问一答之间,同学们在文物与细节中触摸历史脉搏。

  
    

活动中,同学们完成集合,倾听宣讲人通过镜头同步解说历史细节。当镜头扫过复原会场的煤油灯时,宣讲人讲述:“这盏灯照亮了192787日的深夜,瞿秋白、毛泽东等人正是在此起草了‘武装反抗’的决议。”画面切换至展柜中的罗米那兹文件箱,他解读道:“这只箱子是共产国际与中共革命联动的见证,也提醒我们独立自主与开放借鉴的辩证关系。”

  


    活动尾声,同学们在特制“红色信笺”上写下走读感悟。有人摘录毛泽东“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批注:“改革需要勇气,革命更需要魄力。”有人反思:“从八七会议的‘紧迫布局’到今日科技攻关的‘倒计时冲刺’,破局精神一脉相承。”这些文字将与任务卡答案共同汇编成《寻迹
·八七》成果集,成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

这场红色走读活动,本质上是一次对历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它证明:红色教育绝非简单的“遗址打卡”,而是通过场景重构、思维激活与价值链接,让历史真正“活”在青年心中。当学生站在八七会议的复原会场,触摸的不只是1927年的木桌油灯,更是一个政党在危机中自我革新的勇气——这种勇气,正是新时代突破“发展焦虑”、应对“未知挑战”的精神火种。以脚步丈量初心,以思考沉淀信仰。这场红色走读,让八七会议的星火,再度照亮了新时代青年的前行之路。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百感交集,进行了合影留念。

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摄影:许乐义 供稿:许乐义 审核:李舒妮 终审:蔡春)

  

汽车学院微平台

更多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