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武汉理工大学“飞驰青春”汽车文化志愿服务队顺利召开周集村支教工作座谈会
8月1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飞驰青春”志愿服务队于荆门市石牌镇周集村村委会顺利召开座谈会。此次会议聚焦支教课程规划、后勤保障等核心议题,旨在总结前期支教经验,为后续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汽车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吴疆、2024级辅导员郑晓雪与12名满怀热情的支教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会议伊始,吴疆老师率先发言,详细了解志愿者们日常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情况,确保队员们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支教工作,为乡村孩子带去知识与希望。吴老师特别提醒志愿者强化安全意识:备好驱蚊液、蚊帐等防蚊虫物资,按清单储备常用药与急救药品;课余活动要严守安全守则。
随后,支教队队长唐浩轩全面介绍了队伍构成与课程体系。这支由12人组成的支教队分工明确,全员担任讲师,充分展现了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协作精神。在课程设计上,他们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具广度与深度、兼顾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思路。理论课划分为科学知识、传统文化、汽车文化、安全教育四大主题,旨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实践课则通过音乐、手工、魔术等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中收获成长,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唐浩轩还展示了已开展课程的实践成果,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共同印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参与感高是成功秘诀”的教育理念。随后,12位支教志愿者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分享了自己在支教中的体会与感悟,展现了他们对支教事业的热爱与收获。
结合当下教育环境和志愿者们的分享,郑晓雪老师与学生们开展了一场深度交流。她谈到,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愈发多元,他们接触到的信息丰富多样,性格与学习需求也更具个性化,支教工作也需“顺势而为”。一方面,要依托队员们的青春活力与深厚的知识储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荆楚戏曲、传统菜系等内容,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接续。通过支教活动,引导孩子们从了解到热爱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在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结合工科优势优势,汽车涵盖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大家可以精心设计趣味科普课程,把科学知识、安全常识巧妙地融入互动体验中。我们的支教课程也能让孩子们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吴疆老师在总结环节,从国家教育战略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宏观视角,再次深刻强调了本次支教志愿服务的目的和意义。他强调,支教不仅是一场服务当地、奉献社会的实践行动,更是队员们走出校园、锤炼本领、实现自我价值的宝贵机遇。他鼓励大家将这次支教经历作为人生的重要历练,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深刻理解教育的温度与责任,沉淀经验、增长才干,为未来的职业生涯与社会贡献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吴疆老师也贴心寄语,期待队员们在支教旅程中收获成长与蜕变,留存感动瞬间,更要把“平安健康”放在首位,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与收尾这次支教活动,让这段经历成为人生中珍贵的财富与美好的回忆。
至此,本次座谈会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为后续的支教工作精准导航、蓄势赋能。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飞驰青春”汽车文化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在周集村进行一周的支教,以高效有序的节奏紧锣密鼓地推进教学工作志愿者们将带着汽车工科人特有的严谨、创新与热情,共同书写乡村教育蓬勃发展的崭新篇章,为乡村的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供稿:余海萌 摄影:樊世发 编审:郑晓雪 终审: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