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视窗

【社会实践】武汉理工大学“飞驰青春”汽车文化志愿服务队于荆门周集村村委会开展“夏日奇妙知识科普”科学知识介绍课程

发布时间:2025-08-05    

84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飞驰青春”汽车文化志愿服务队走进荆门周集村村委会,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夏日奇妙知识科普”课程。此次活动巧妙地将科学知识与夏日生活相融合,一方面着力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助力他们拓宽知识视野;另一方面也着重传递实用的夏日安全防护技能,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活动由志愿者阮冰雪、余海萌精心组织策划,现场孩子们参与热情高涨,互动积极。

课堂伊始,“西瓜那些事儿” 板块就牢牢抓住大家的目光。志愿者阮冰雪介绍了麒麟瓜、黑美人等多样品种,讲解西瓜的食用与药用价值,还分享古人笔下的西瓜古诗,让同学们从多维度认识这一夏日 “标配” 水果。

彩虹小百科” 环节,志愿者阮冰雪先科普彩虹成因--雨后水汽、太阳作用下,光经折射和色散形成七彩光谱。随后,趣味实验点燃探索热情:同学们用圆盘、清水、彩虹糖,按步骤摆放、溶解,见证 “彩虹漩涡” 诞生,直观理解光的奇妙变化,在动手实践中解锁科学原理。

蚊子的秘密” 板块里,大家通过视频了解蚊子 “偏爱” 人群的特征,知晓二氧化碳、体温、颜色气味等 “招蚊信号”,还学到保持清洁、使用蚊帐等防蚊小妙招,为夏日防蚊支招。

最具实践意义的当属 “防中暑小贴士”。志愿者阮冰雪详细讲解中暑成因与症状,重点开展中暑急救课堂实践:模拟中暑场景,同学们分组演练 “移至阴凉通风处、松开衣物、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 等急救步骤,掌握科学施救方法,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随后,志愿者余海萌以冰棍“冒白气”、夏日绿树、蝉鸣、火烧云等场景切入,唤起孩子们的夏日记忆。讲解冰棍白气时,以“水蒸气遇冷凝结”原理为核心,用“冰棍戴珍珠项链”类比凝结的小水珠,并延伸至烧开水、冬季哈气等现象,串联生活实例。

在“树叶为何更绿”环节,志愿者余海萌借“叶绿素小精灵”概念,阐释夏季阳光雨水充足时叶绿素富集的原理,配合对比观察与问答,让知识更易理解。谈及蝉鸣,志愿者余海萌通过音频、生命周期故事及模仿动作,帮助孩子们理解蝉夏季鸣唱的缘由。在火烧云科普中,志愿者余海萌展示美图解析“太阳光线散射”成因,同步传授相关气象民谚,贯通科学与生活智慧。

在此次科普活动中,武汉理工大学“飞驰青春”汽车文化志愿服务队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以“生活现象+科学原理+趣味互动”为清晰脉络,把原本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了孩子们可感知、能触摸、可动手实践的教学内容。这一创新形式,不仅解答了乡村儿童对夏日自然现象的种种好奇,更有效激发了他们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为乡村科普教育实实在在地注入了青春活力。

(供稿:余海萌 摄影:樊世发 编审:郑晓雪 终审:蔡春)

  

汽车学院微平台

更多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