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远航】青春筑梦乡野间!武汉理工大学 “飞驰青春” 志愿服务队蒋林中心小学分队暑期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盛夏七月,暑气蒸腾,却挡不住汽车学院志愿服务的脚步。2025年7月,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飞驰青春” 汽车文化志愿服务队奔赴广水市蒋林中心小学,以21天的暑期实践,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融入乡村教育,为留守儿童编织了一段兼具知识厚度与情感温度的成长记忆。
开班启航:以汽车文化搭建教育桥梁
7月7日,“飞驰青春” 志愿服务队的支教活动在蒋林中心小学正式启动。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蔡春、广水市团市委学少部负责人汪敏、市教育局团委负责人鲁仲林、十里办事处及蒋林中心小学相关领导共同见证启动。蔡书记强调,“飞驰青春”团队将以汽车文化为载体,既是响应湖北 “爱心托管班” 七彩假期的实践,更是高校专业特色与乡村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让汽车文化成为学生拓宽认知视野、认识世界的新途径。蒋林中心小学校长刘承东表示,志愿者的到来为乡村校园注入活力,为孩子成长添补陪伴。仪式后,校地双方召开支教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支教期间的生活保障、教学设备支持等具体事项深入交流。
多元课堂:让成长在探索中绽放
服务队紧扣乡村学生需求,结合专业优势,打造 “科学 +文化+安全+心理” 四维课程体系,让课堂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窗口。
科学启蒙播撒探索种子——水火箭制作课上,志愿者张平从航天原理到亲手发射,让孩子在 “嘭” 的升空声中触摸科学;无人机课程里,郭俊鑫带孩子 “俯瞰” 世界,在操作中解锁飞行奥秘;谢胜伟的摄影课则教孩子用九宫格构图定格乡村光影,让花草与欢笑成为永恒。
文化传承触摸传统温度——折纸课上,苏云珊、耿嘉麟、黄强等志愿者带不同年级孩子折出青蛙与千纸鹤,一张纸的变幻藏尽传统手工艺巧思;“纸艺传情” 活动中,李昱辉从陶瓷花瓶演变讲起,引导孩子用硬卡纸折出立体花瓶;雍潇涵的魔方课分层教学,让高低年级孩子在指尖旋转中培养逻辑思维。
安全守护筑牢成长防线——针对乡村暑期安全痛点,苏云珊、高子煜带来防溺水课,以真实案例与心肺复苏实操,教孩子 “远离危险、学会自救”;李昱辉借 “案例 +互动” 讲禁毒,让孩子认清毒品危害,许下 “家庭禁毒宣传员” 的承诺;同日体育文化节上,志愿者带孩子练五步拳、玩两人三足,在协作中享受运动快乐,更有专人保障安全。
心灵关怀照亮成长角落——“阳光心态” 心理健康活动以圆桌会议展开,雍潇涵用破冰游戏拉近距离,为高年级设专题讨论、给低年级做趣味互动。面对孩子 “想爸妈”“怕考不好” 的心声,志愿者耐心倾听引导,为乡村孩子的心灵撑起晴空。
深入调研:让服务更懂乡村需求
除课堂陪伴,服务队还深入广水市十里街道调研乡村教育。7月19日,志愿者分组入户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直击 “父母务工导致学习辅导缺失、成长陪伴不足” 的核心问题。“乡村教育既要知识补给,更要情感关怀与资源均衡”,志愿者梳理调研数据,计划结合高校资源设计针对性帮扶方案,让服务真正 “落地生根”。
青春回响:以行动书写责任担当
21天里,志愿者的付出藏在孩子的追问中 ——“火箭还能再飞一次吗?”“千纸鹤想送给爸妈”“下次你们还来吗?” 这些话语,是对支教最动人的肯定。
此次实践,服务队不仅以汽车专业特色为乡村孩子打开视野,更探索出高校服务乡村教育的新路径。正如蔡春副书记所言:“支教是双向成长,志愿者在服务中锤炼本领,孩子在陪伴中拓宽视野,这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青春不停步,服务不落幕。武汉理工大学 “飞驰青春” 服务队将带着这份初心,继续扎根基层,以专业与热忱为教育公平、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让 “奉献” 的种子在更多乡野间发芽生长。